思路客小说网 >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弘治十九年

第一百一十八章 弘治十九年

作者:紫微不是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思路客小说网 www.siluke.in,最快更新[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

    李健威现在对朱厚照还是很尊敬的,毕竟自己家媳妇还在人家眼皮子地下看着呢。朱厚照也觉得好笑,李健威不仅进贡了一大堆的人参鹿茸,还有熊掌,他自己也比去年胖了不止一点半点,一上来就是吾皇万岁,恨不得直接朝朱厚照展示星星眼。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王纪昀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因为朱厚照的政策,整个辽东都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富起来。明朝的辽东远不像清朝作为满族人龙兴之地那么的发达。其实现在的辽东居住的大量的还是朝鲜人和汉人,满族人其实只占很少一部分,不过是几万人的小部落。满族人的真正兴盛其实是在李家后代名将李如松、李成梁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其实那时也不过就是十几万最多二十来万人口而已。

    而现在的满族皇族爱新觉罗家族还是在李家手下讨生活的一个渔猎部落里的一个小首领,部落人口不过几千人。在朱厚照开发辽东的政策下,第一步计划已经慢慢完成。在短短半年里,南方的商人们带着辽东极其缺少的棉布和各式新式农具从辽东换回了当地的特长,山珍海味都在南方商人的采购名单中。

    即使并不是直接用银子交易,为大家带来的利益也有限,但是原来根本不值钱的东西卖出了大价钱这自然是让李家等辽东家族兴奋不已的。尤其是朱厚照拨下了一笔不小的军费,即使这笔军费因为朱厚照的小心思并没有细分到每一个卫所头上,让几大家族和辽东驻军扯了不少皮,但是李家还是很高兴。这好歹是一笔不少的钱,况且他们也不知道是朱厚照是为了故意离间他们。

    现在从京城到辽东的大道正在进行勘察可预备阶段,等到这一条大道修好后,为李家带来的利益也是可观的。这么多的好处,李健威这一次就可着劲的说朱厚照的好话,听得朱厚照都快不好意思了。

    朱厚照也没有说那些有的没的的东西,毕竟他看中了辽东,选中了辽东三卫,不过是想要获得东北的各色资源。否则像李家这种几千人扯大旗的小家族他能看上才怪。除了朱厚照在这边努力,已经开始渐渐面和心不合的几大家族也在努力。机会就在眼前,谁不抓住谁是傻瓜。这一次李健威就敢在其他人面前首先为朱厚照献上了辽东地形图。

    地图朱厚照会画,但是仅仅是基于地理课本里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像这么详细的辽东地形分布图朱厚照还是第一次看见。其实李家也耍了一个心眼,他说是辽东的地形图,其实只是辽东大概的资源分布图,上面大致的标上了河流、森林、田地、煤矿等东西。只能大概看出来这些地方主要是产什么的,至于山有多高,河有多宽完全看不出来,也很难从这里面推测出军队的布防和少数民族部落的居住地。

    不过,现在这幅图已经让朱厚照很满意了,至少朱厚照大概知道了自己要花上百万两白银修建的路会走向何方。沿路开发的林业资源和东北肥的发黑的土地,都是朱厚照梦寐以求了好几年的,更或者说这是朱厚照每一次读到中国近代史的伤心不已的地方,如今就近在咫尺了。

    这一次成功的抛下了和自己闹得不成样子的金氏来到京城的李健威,劝服自己父亲的理由就是和朱厚照打好关系。资源总是有限的,而辽东的家族那么多,还有在辽东经营多年的汉人的也在一旁虎视眈眈,讨好朱厚照,拿到更多的资源是每一个辽东家族竭尽全力想要做到的事。

    就像自己的岳家金家,难道金氏和自己闹了矛盾,自己就不知道金家已经派人到京城准备买通工部官员在道路的修建上做手脚了吗。姻亲之间的关系如何浅薄,也就只有自己的父亲还幻想着和金家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关系。朝廷亲封的郡主和一个小部落首领的女儿,当然是朝廷亲封的郡主更有用。

    至于李健威的想法,根据锦衣卫的情报,朱厚照多少能猜到一点。自从朱晖叛乱,锦衣卫因为袖手旁观失宠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回到原来宫廷权利中心的位置。朱厚照倒是很想直接铲除他们,这可是明朝的一大毒瘤,后世对明朝的诟病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锦衣卫、东厂、西厂这样的宦官特务组织。

    没有办法的事,朱厚照暂时还不能找到另外一个可靠的情报来源组织,而另外再重建一个,在没有更好的经验的情况下,难免会步锦衣卫的后尘。所以朱厚照现在还不能对锦衣卫宣布死刑。朱厚照也没有癖好知道人家官员的家事,现在锦衣卫更多的是被派到各地去搜集情报,而且是只能收集情报,而不能直接动手。

    在高凤这个知道分寸的人的带领下,锦衣卫还是出了不少成果。现在朱厚照也开始慢慢的又稍微有些看重了锦衣卫。锦衣卫的任务目标也开始慢慢改变,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改变,对锦衣卫,对大明来说是好是坏。不过就目前而言,朱厚照还是通过锦衣卫,开始揭开了大明这个老大帝国略显神秘的面纱。

    赏赐了李健威不少好东西,将李健威送出了宫去。朱厚照又开始愁礼部上书的要求规范各国使团贸易的奏折了。在南方,有了海关以后只要你取得了合法的凭证就可以来到大明进行贸易,其他的一切民事刑事争端就和大明人一样的看待。但是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大明的政治文化中心,各国使团都在这里驻扎。适用于南方的方法到了京城就不适合了。

    就比如说打架,在南方,县太爷一判了事,实在不服可以多一条上诉海关裁决。但是在京城,不仅仅是来贸易的各国国民,当打架的人里面还有各国的使者,这件事就不好办了。尤其是因为各国宗教信仰,交往历史的原因,经常就会有几个国家的集体性群殴事件。照道理来说这些都应该归礼部负责,但是礼部一帮文弱书生怎么可能打得赢这些人。

    后来,朱厚照将一部分处理的权利分给了负责京城治安的五城兵马司。礼部的人稍微轻松了一点,但是慕名来京城的人越来越多,现在连五城兵马司也感觉很吃力。比如朝鲜人就三天两头的和日本人找麻烦,五城兵马司都已经对这几波人很熟悉了,但是没办法,按旧例给这些人的处罚又实在太轻,抓进去了做几天牢,下一次接着打。礼部和五城兵马司都已经扛不住了,只好又找朱厚照想办法。

    要解决这件事很容易,争端的源头往往是因为民事纠纷。都是像你家在我家店铺门前丢了个猪头,我在你们家店铺门口抢走客人这样的小事。还有就是你打了我的东西,我碰坏了他的瓷罐这样的纠纷。

    这样的事没有可以处理的地方,官府可不管这样的事,就算管了,不过是看官员怎么判。要解决这些事就事论事就可以了,但是人家可不服。因为这些事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条例,只能靠现管的官员判,这里面操作空间就大了,通常两方都不会服气。

    中国古代一直都没有成文的民法,有的都是一部部大部头的刑法。朱厚照想要变出一部成文的法律来实在太难了。以前朱厚照是准备在过个二三十年,有了一定的积淀再来说这回事。但是现在看来等不及了,在因为不娶亲受到质疑,自己实在顶不住压力之前,自己是一定要退位的。到时候人走茶凉,谁还会想起什么撰写律令之类的事。

    现在,借着这个档口,是该让大明有一部民法的时候了。有了这个念想,朱厚照就准备着手要做。但是法律这种事实在不是自己和杜若的长处,朱厚照只能将这件事交给刑部和礼部合办。一定要写出一部符合社会礼法的民法出来。于是在弘治十九年,在华夏法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明刑律增补》开始正式编撰。

    编撰刑律可是除了修注史书以外第二大可以挣名声的事,一时间礼部、刑部、翰林院、大理寺都加入了进来。刘健在礼部经营多年,他又是内阁首辅,按道理说他也应该进来分一杯羹,可是现在他却是分身乏术。

    吏部已经将刘东的调令送了过来,虽然朱厚照对刘东没有下死手,并不是南京小朝廷里职位,但是养老的名声也足够让刘健愁白了头发。不久之前因为刘东得了探花郎,又入了翰林得了朱厚照的亲眼,刘健笑得合不拢嘴。哪里想到这才几天就变成现在这样的局面。刘健问吏部的人,吏部只说是皇上的口谕,自己也不知道的。

    问刘东,刘东只闭着嘴巴,一言不发。刘健是拿这个小祖宗没办法了。刘东万幸是因为朱佑樘和朱厚照他们胶着逃过一劫,当三个人将事情弄明白了,刘健也难免被迁怒。自己儿子爱男人不假,但是朱佑樘可不能容忍有人拿这个在自己儿子面前晃来晃去,刘东已经被朱佑樘打上了男狐狸精的标签。在朱佑樘眼里,可不是谁都是杜若的。

    杜若为了顾及朱厚照的想法不好现在就给刘东添堵,但是生养了刘东的刘健,他可就没这么多顾忌。于是在朱佑樘和杜若的联手下,刘健突然发现自己最近实在太倒霉了。